当春风吹绿大地
唤醒沉睡的泥土
广袤的田野间奏响了春耕的乐章
兴能电力农光互补新能源项目
同样迎来了播种季
在这里
清洁能源与农业携手
科技与农耕碰撞
共同绘就产业融合的新图景
一片片承载希望的田野
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
此刻
让我们一同奔赴兴能的“田野”
看看这一幅幅
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春耕盛景
光伏麦苗共生长,农电融合谱新章
在大唐华阴孟塬80MW农光互补项目的深蓝色的光伏板阵列下,嫩绿的麦苗正舒展新叶,该项目位于陕西渭南,总装机容量80MW,项目将光伏发电与小麦种植有机结合,板上发电,点亮绿色未来;板下种麦,收获金色希望,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,还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,为农民增加经济收益。
光伏板下的药田,奏响春耕“农光曲”
在云南宜良“药光互补”光伏场区,种植着金银花、千里香、三叉苦和两面针等中草药材,光伏板上发电,光伏板下种药材——“药光互补”成为近年来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。根据作物生长环境和种植需求,科学选择光伏板架设高度和倾斜角度,利用智能调节技术构建农作物采光与光伏角度互动机制。探索光伏与现代农业融合模式,打造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,推进旅游资源开发,促进观光农业发展。
光伏和玉米,共绘春天的画卷
大唐大荔2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,该项目位于渭南市大荔县官池镇和韦林镇,总占地面积5833亩。一幅别样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,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光伏板下,玉米苗茁壮生长,交织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独特景致。光伏板不仅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能,还能为土地提供遮挡,减少土地水分蒸发,为玉米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。
光伏板下的花生田,结出幸福的果实
春分时节,蓝山土地上蒸腾着湿润的泥土香,农民们踩着松软的田垄进入蓝山楠市农光互补项目光伏区躬身劳作,光伏板阵列在他们头顶编织成一片蓝色海洋,根据蓝山县当地农业特色,种植下小籽花生、黑皮花生等经济作物。该模式能提升土地利用率,实现“板上发电、板下种植”的双重收益。花生固氮特性有助于土壤改良,减少化肥使用,而光伏收益可反哺农业,提高综合经济效益。
春天的希望
当金色的阳光洒向大地
光伏板与农作物共同进行着奇妙的光合作
一个将太阳光转化为电力
一个将太阳光转化为粮食
在这双重转化中
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图景
兴能电力的这场特殊"春耕"
播下的不仅是清洁能源的种子
更是绿色发展的希望
它们将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
收获无限可能